針對近段時間不斷發(fā)生的吃魚中毒事件,廣州海洋館今年元旦推出了“認清海洋惡毒殺手的嘴臉”科普知識展,展示出了常見的有毒活魚以及它們有毒部位的標本,讓人們在觀賞中認識毒魚,提高防范意識,同時了解它的另一面,消除不必要的恐慌。
據專家介紹,在1萬多種海洋魚類中,有700多種魚有毒,其中劇毒魚類有220種。常見的有人們俗稱的河鲀、石頭魚、老虎魚等。但這些魚的毒性機理并不一樣,有些是本身帶毒,有些是吃了別的有毒物后累積的毒性。因此專家大致把有毒魚分為3類:
第一類是棘毒魚類。這類魚具有毒腺,能分泌毒液,通過魚棘刺傷人體,把毒液輸入人體,引起中毒。棘毒魚類最毒的是毒鮋(俗稱石頭魚),其次是鬼鮋(老虎魚)、蓑鮋(獅子魚),這類魚是背鰭棘的基部有毒腺。
第二類是鲀毒魚類。即各類鲀魚其肝臟、卵巢、皮膚、血液和腸都含有河鲀毒素,其中以東方魚屯屬的魚類(俗稱河鲀)毒性最大。河鲀毒素的毒性相當于氰化鈉的1250倍,1克河鲀毒素可致3000人喪命。
第三類是其他毒魚,情況較為復雜,也是大多數人最常遇見的。這些魚有的肌肉無毒,只有內臟或皮膚、血液有毒;還有些魚本身無毒,如石斑魚、蘇眉魚等,一般情況下人們食用沒事,但是當這些魚吃到了有毒的甲藻或其他有毒的動物,就會把毒素累積到自己身上,人們再吃這些魚時就會中毒。在餐廳里的石斑魚、蘇眉魚等越大越名貴,但是毒素通過食物鏈富集濃縮,魚越大食用也就越危險。因此,人們在食用此類魚時不要一味地貪大,遇到中毒情況要趕快到醫(yī)院進行處理。
當然,有毒魚傷人不是好事,但這些有毒魚也并不是一無是處。動物毒素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,毒性愈強,藥效愈大。例如河鲀毒素有鎮(zhèn)靜、局麻、解痙等功效,能降血壓、抗心律失常、緩解痙攣。作為鎮(zhèn)痛藥可取代嗎啡、阿托品等;作為麻醉藥品,其麻醉強度為普魯卡因的3000多倍。國際市場上1克河鲀毒素價值17萬美元,是黃金價格的1萬倍。在日本,河鲀價格比其他魚價高幾十倍,因此我國沿海各地早有人工養(yǎng)殖河鲀,每年都向日本出口。